知乎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知乎小说网 > 故人长绝 > 第5章 哑女

第5章 哑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等几人赶到顾秀才家,顾易正捧着着自己那颗牙吼得撕心裂肺,顾夫人一脸好笑地替他擦着眼泪,而另一旁,顾秀才本来不慌不忙地坐在凳子上。

原本他正要去学堂,还没出门,顾易哭着跑了进来,也不管谁是谁,抱了顾秀才的大腿就嚎,顾秀才被一惊,见他半个脸上都是血,问顾易也只听顾易道:“牙……牙。”

以为顾易跟人打架见了血,忙低头看他,这一看,就明白了过来,只见顾易张口,两颗下门牙只剩一颗。

“你换牙呢,换牙是正常的,证明你长大了。”顾秀才哄他,顾夫人刚才听到院子里的声音,顾不上打扫到一半的屋子,连忙出来看。

许是早上打他的事情还记仇,顾易一见到娘,噌一下放开顾秀才的腿,转而抱上顾夫人的腿,还蹭了许多血在顾夫人身上。顾秀才这一下也走不了了,进了屋,拿了止血的药出来,顾易没理他,只一个劲儿的抱着他娘哭。

几人进门来,荔枝自觉做错了事情,主动上前认错:“对不起,我把他牙打掉了。”

顾夫人看了看她,小丫头似乎被吓狠了,脸上还挂着泪痕呢,她缓声道:“没事儿的,她这是换牙呢。”

顾夫人拍了拍顾易的肩膀,哄他:“隔壁你认的妹妹来了,他们都看着你呢,还要哭吗?”

顾易捧着牙,一回头,对上几双盯着他的眼睛。

整个人呆住了,反应过来立刻把脸埋在了顾夫人大腿上,哭声倒是小了,又想起来刚才丢人的劲头,没脸见人了。

“好了好了,出了这么多血,快把药敷上,新牙很快就长出来了。”

顾夫人轻轻地给他擦了血,让他用水漱了口,沾了点药给他敷上。

韩荀想起来在侯府的时候,二堂兄也正在换牙,不像顾易,二堂兄掉的是上门牙,第一颗还没长出来,第二颗已经掉了,常常一开口说话就闭了嘴,羞的。

顾秀才看着顾易宝贝地捧着自己的牙,同他说道:“下牙要扔房顶上,以后的牙才能长得好。”

顾易半信半疑地看向母亲,顾夫人朝他点了点头,他这才把自己的宝贝牙齿交给顾秀才,说道:“爹爹你帮我扔,我够不着。”

一开口,发现没有了牙齿,漏风,立刻伸手把嘴巴捂住了。

在家躲着不过几日,顾易就又带着一口漏风的牙去了韩府庄子上

“我听人说,你从前会说话,为什么现在说不了了呀?”顾易抓着韩荀的手问她。

韩荀摇摇头,她也不知道,母亲去世后她一直没有说话,只一日早上醒来,开口叫荔枝,便发现说不出话来了。

荔枝看着顾易,为韩荀说话:“从前夫人在的时候都是会说话的,夫人去世后就这样了。”

顾易托着脑袋若有所思,他问道:“没有请大夫吗?”

荔枝一愣,摇摇头:“没有。”

顾易抓了抓头发,又一次觉得荔枝好笨。

“妹妹从前都会说话,现在不说话,肯定是因为没有看大夫,走,我带你去看大夫……”顾易拉着韩荀想要出去,荔枝站起来挡在前面说道:“不可以,张嬷嬷说她不在的话小姐就不能出这个院子。”

顾易疑惑问道:“为什么?”

荔枝歪头看向韩荀道:“我也不知道,嬷嬷说的,说外面的都不是好人。”

韩荀点点头,顾易蔫了,杵着下巴,不知所措,他回家问娘亲,顾夫人同他道:“平日与你一起在院子里玩耍都是不要紧的,只是她毕竟是侯府送来这边的,若是出了什么问题,她们可是要担责任的。”

“她现在不是住在这吗,和京城有什么关系?”

顾易似懂非懂。

“她是京城人,只是在这里住几天而已,往后肯定还是要回家的。”

“啊?”

顾夫人在顾易疑惑下点头。

……

“我教你说话好不好?”

韩荀摇摇头,她不是不会说话,而是发不出声音了。

老大夫摇头晃脑,看着一个人来找自己的小娃娃,也不曾敷衍他:“一个人说不出话来,若不是天生的哑巴,也不是伤到了嗓子,那就是心里头受到了伤害,若是想要重新找回自己的语言,那就得先学会……”

“你先把你想说的写下来,不会写的我教你。”顾易从家里扒拉来纸笔,是顾秀才买给他练字用的。

韩荀拿着顾易塞过来的笔,不知道写什么,顾易也看着她,两人相顾无言,荔枝在一旁出主意:“姑娘不防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然后拿给顾公子看。”

韩荀看着顾易,顾易眼神亮亮的,满是期待地看着他。

“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人陪伴……”老大夫那日还这样说。

“我每日早上起来要温习功课,还要练几个大字,然后背文章。”顾易脸不红心不跳地与韩荀说道,自然,温习功课、练大字和背文章写文章的都是父亲学堂里的几个好学生,常常听见父亲夸赞的声音,有时还要拉踩他一番。

“我明日就给你读千字文可好?”

荔枝适时插嘴道:“姑娘三岁的时候已经会背完整的千字文了。”

“那我给你读孝经?”

“姑娘五岁的时候已经能完整默写出来孝经了。”

正当顾易想说什么的时候,荔枝又道:“从前姑娘跟着跟在老侯爷身边,是和兄长们一起启蒙的,启蒙的书都已基本读完,因为府上几位公子虚长姑娘几岁,姑娘念书的进度也比同龄人快一些,公子若要和姑娘一同念书,不若给姑娘读《大学》和《中庸》,算算时候,姑娘这会儿差不多就读的这些。”

昨日背《中庸》还被顾秀才骂了的顾易:……

顾易拍拍胸脯说道:“好,我们就念《大学》和《中庸》,等这两本都读完,我给你读《孟子》。”

第二日,顾易顺走了他爹的抄本,给韩荀念《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念了一半,韩荀还在写字,只听吧唧一声,顾易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韩荀举着手中的笔,写也不是,不写也不是。

“哎,顾易怎么睡着了?”荔枝端了水进来,正巧见到顾易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惊奇道,刚才出去的时候顾易还在给韩荀念书,端个水的功夫怎么就睡着了。

先前荔枝不知喊顾易什么,也就和府上几位公子一般称呼,顾易说听着别扭,改了机会才改了过来。

韩荀瞪大眼睛看了看顾易,又看看荔枝……

不一会儿,顾易自己醒了,有些懵,看见韩荀和荔枝都瞧着他,赶忙抓起书来问道:“怎么了?读到哪了?我们接着读,是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我出去的时候分明听你念的是‘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侥幸……’,哎呀,记不清了。”

韩荀听得认真,刚张口想反驳,张了口,没声音才反应过来。

顾易在一旁瞧着韩荀,注意道她想说话,于是转头问道:“是这样吗?”

韩寻摇摇头,在纸上写: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读完你就睡着了。

顾易一边欣喜一边尴尬,说道:“你试一下,看能不能说出来。”

韩荀试了两次没有说出来,脸上有些沮丧,顾易安慰道:“没关系的,今天我们读书读到这里,昨儿二狗子和我说,山葡萄熟了,我带你去摘。”

“山葡萄是什么?和葡萄一样吗?”荔枝好奇问道,葡萄从前在侯府上是不缺的,只是来到永宁县以后,不说葡萄,便是很多水果也和从前看到的不一样。

顾易说道:“和葡萄很像,叶子是一样的,结的果有紫的和红的,紫的是熟透了的,最甜,也叫紫浆果。”

葡萄在如今不算是奢侈品,但是在农市上还不容易瞧见,顾易还是前年顾秀才去县令家参加聚会时揣在袖子中给他和她娘带了一串,他觉着葡萄好听又好吃,紫浆果和葡萄长得像,他们小孩最喜欢这么叫,好叫别人知道他们吃过真正的葡萄。

觉得不好解释,顾易又道:“待会儿见了你们就知道了。”

“可是我们要怎么出去呢?”

顾易看了看不远处坐着缝补衣裳的张嬷嬷,对荔枝出主意道:“你去引开张嬷嬷,就说……就说你家小姐想吃包子了。”

“可是前日嬷嬷才念叨说庄子上快没有白面了。”

“那你就找个麻烦的事情和张嬷嬷说,你自己想想有什么能缠住张嬷嬷的,我和阿荀先溜出去,然后你出来找我们。”

荔枝有些心动,却还是道:“这样不好吧?”

“那你可还想吃山葡萄?”顾易故意问她。

荔枝点点头道:“想。”

顾易道:“那你就想想办法。”

荔枝看向韩荀,韩荀也一脸期待着看她,见她无措,韩荀指着她的衣裳张了口,韩荀听了顾易的话,尽量把要说的用嘴来说,多试一试,任然没有出声。

荔枝看到韩荀的想要说的话,问道:“姑娘说的可是破了?”

韩荀眼睛一亮,重重点头,顾易夸她:“就是这般,多试一试,大夫说你这种情况是可以恢复的。”

其实大夫的原话是:“这种情况我当大夫这么多年从未遇见过,只在医术上见过,我所说的也都只是根据你描述的进行猜测罢了,这些方法,成与不成,我也是没把握的,若是有机会,你带伤者过来,我亲眼瞧瞧。”

荔枝去找张嬷嬷补衣服,顾易见状拉着韩荀往外跑去,见到蹲在门口玩泥巴的草儿和芽儿,从兜里掏出来两个核桃,威胁两人不许说出去。

山葡萄并不在山里,只是村子里一条小河往上走,在地埂旁,多是小孩摘了当零嘴吃。

此时粮食正是生长的时候,山间能隐约能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韩荀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栽种的粮食,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我们家在这边也有几十亩地,只是我爹爹忙,我娘一个人忙不过来,就给他们种了,我们也只收点粮食自己吃,爹爹考上了秀才,我们家是不用交田赋的。”

韩荀指着地里接了长长一串的粟米,看着顾易,顾易道:“这是粟,这边还种了些黍和菽,我们这种的菽除了自己留一点点,其他大多都是用来交田赋的。”

顾易又指着不远处的大片大片的土地,专门修了水渠进地里,还有水车。顾易道:“那边的土地是整个村里最好的土地,那些土地都是贵人们的私产,是不用交税的,只不过要给贵人交钱或者交粮食,你瞧,最南边的那块土地,矮矮的那个,娘亲说那个是小麦,就是做馒头时用的,专门给贵人种的小麦,每年都有人来这收,往年那些人都住在你住的那个庄子上,一来就是十多个人呢,那阵仗可大了。”

顾易絮絮叨叨说着话。

“你瞧,这就是山葡萄,是不是和葡萄长得一样?”顾易有些得意地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