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知乎小说网 > 荒唐天子 > 第29章 濠叔,来打一架

第29章 濠叔,来打一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朱厚照同学大军开拔,一路上观光旅游,累了住民宿,渴了饮茅台,饿了就吃农家生态餐,惬意得很。

经过四天时间,朱厚照同学终于抵达了涿州(就在北京边上),也正是在这里,他收到了来自王阳明的工作汇报。

什么?已经抓住了宁王?

朱厚照同学不由得从三十平米的水床上蹦弹而起,这是在给我开玩笑吗?

才个把月,仗就打完了?

是这个王圣人太厉害,还是我那叔叔太无能啊?

不行不行,老子还不容易才从北京跑出来,总不能现在就打道回府吧!

得想个法子,我不能回去。

对,让王阳明把人给我放了,我要亲自抓住濠叔,这样才能显示出我作为皇帝的威严。

就这么干!

于是,朱厚照同学将王阳明的汇报,留在了涿州的某个咔咔角落,自己则率领大军继续南下。

这一次,朱厚照同学加快了南下的脚步,免得被北京那帮老头儿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不过,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很快,北京那帮老头子就知道了宁王被俘之事,一遍又一遍地催促,从北京沿途传到朱厚照的耳朵里,听得朱厚照耳朵都快起茧了。

朱厚照也不气,只是简简单单的回了句“朕已知晓,你们回去吧。”

但朱厚照并不想就此中断往南的路。

在太监张永和先锋官许泰的建议下,取消南征,而是以南巡的名义下江南,考察民情。

这个法子不错,朱厚照决定不再理会京城的那些闲言碎语,按照原定路线,经保定、临清、扬州、南京、杭州,最后抵达江西。

与此同时,日日陪伴在朱厚照身边的钱宁和江彬,已经暗中斗得不可开交。

至于谁能够笑到最后,答案已经十分明显。

朱宸濠倒了,钱宁迟早会被招供出来,一路上,钱宁心惊胆战,深怕某一时刻朱厚照同学就传唤了自己。作为钱宁最大的对手,江彬自然是知道钱宁与朱宸濠之间的勾结。

俗话说:趁你病,要你命,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江彬瞅准了时机。

从朱宸濠造反之日起,江彬就开始派人各处秘密寻找钱宁勾结宁王的证据,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钱宁作为皇帝身边的红人,自然是时时刻刻与朱厚照同学腻歪在一起,但总有上个厕所的间隙。

对,就是在钱宁出去方便之际,江彬冒着被杀头的风险(闯进皇帝寝宫,是要被杀头的),抱着一箩筐的证据,见到了朱厚照。

铁证如山,看你钱宁还有什么话说!

“狗奴才,老子早就怀疑他有问题!”朱厚照气得七窍冒烟,当即命锦衣卫将钱宁抓了起来。

朱厚照算不上是雄才伟略的君主,但一定是一个杀伐果断之人,从他抬手就灭了刘瑾的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眉目。

这一次,也没有任何例外,朱厚照没有丝毫犹豫,将钱宁打入了大牢。

走啊走,走到了保定,朱厚照同学脑门一亮,完了,好像彩儿还在京城。

当时南征之际,朱厚照与刘彩儿约定,等他平乱之后,就接刘彩儿去江南一同游玩。现在南征改成南巡了,自然是不能忘了这位心爱的女人。

离别之际,刘彩儿将自己的发簪送给朱厚照,以此作为信物,见簪如见人。

朱厚照命人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去接刘彩儿。

世上之事大抵如此荒唐,越是着急的时候,越容易忘记紧要之事,快马倒是去了,但是簪子忘了去。

当初约定好的“见簪如见人”,朱厚照慌乱之际,发现簪子不知道啥时候被弄丢了。

这可如何是好?

他来不及想太多,自己骑上快马就往京城跑,撂下南巡的几万兵马,大眼瞪小眼。跑得快的那匹马见到了刘彩儿,说是要带她南下与皇帝汇合。

但刘彩儿是个认死理的女人,不见到簪子,决计不会走的。

好在没过多久,刘彩儿就见到了朱厚照风风火火赶来的靓影。

那估计是朱厚照这一生中最帅的时刻,一个男人为了一句话,能做到如此,夫复何求啊!

就这样,刘彩儿与朱厚照夹马南奔。

刘彩儿开心地哭了,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她说:“厚照,你知道吗?我太幸福了,幸福都已经满了,这辈子无悔了。”

朱厚照说:“彩儿,我和你一样幸福,不过,我的幸福不仅满了,而且已经溢出来了。”

浪了一个多月,朱厚照和刘彩儿终于与大部队汇合了。

此时,已经是正德十四年十月中旬。

朱厚照回营,江彬便凑上前来,谄媚地说道:“陛下,这一路您辛苦了。臣这里有个好消息,您想不想听一听?”

“好消息?当然要听了。”朱厚照眼珠子一转,说道。

“是这样的,那个王阳明不是捉住了叛王朱宸濠嘛,现在他上了一封奏疏,说是要把朱宸濠送到南京,交给陛下亲自审。”江彬心里有着自己的算盘,“奴才看来,大可不必,从南昌送到南京,路途遥远,劳民伤财,而且万一路上有什么闪失,让那贼王跑了,多余的麻烦都弄出来了。”

“是呀,陛下,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先锋官许泰也跟着说话了。

许泰是江彬的第一狗腿子,见主人都这么说了,急忙上前附和。

站在一旁的监军太监张忠是个明白人,对江彬和许泰的用意完全领会,于是便说道:“那王阳明曾经投靠在朱宸濠帐下,后来看叛王难以成事才临阵倒戈,而且听说还私吞了朱宸濠的金银宝藏,此人不能信。”

“嗯,你们说的有道理,朕要亲自到南昌,去会一会我这个叔叔,让他当好自己的圣人,就别操那么多心了。”朱厚照打了个哈欠,似乎有点困了,其实,他的心里对王阳明已经生出了怀疑。

江彬见状,自然是心中非常满意。

如此一来,江彬就可以更多时间待在朱厚照身边,可以继续敛财,可以继续狐假虎威,可以更好地谋划自己的事业。

江彬的事业,和先前的刘瑾、朱寘鐇,和现今的朱宸濠一样,造反,此为后话。

远在南昌的王阳明遭到拒绝后,心中多少有几分郁闷。

难道是皇帝不爽?对,皇帝确实不爽,毕竟他的目的是要亲自抓住朱宸濠。谁让你三下五除二,就给平定了。

不过,这点小心思,难不倒咱们王圣人。

王阳明当即又手书一封,称平叛的一切功劳都是属于镇国公朱寿的,和自己没有一毛钱关系,皇帝陛下用人得当,足以媲美太祖太宗。

这一番夸词送到朱厚照眼前,果然起了作用。

朱厚照开心地点了点头,笑道:“看来,这个王圣人还是很懂事的嘛!”

于是,朱厚照命王阳明到南京见驾。

对了,早在半月前,朱厚照已经命太监张永前往南昌,秘密接收了朱宸濠等叛军。

十二月二十三日,朱厚照终于抵达了南京,并接见了王阳明。

这一次见面,是对王阳明的考验,也是一次生死的较量。

王阳明心中无愧,自然是敞亮无比。

他踏着自信的步伐,缓缓走进皇宫(南京是当时的陪都,有皇宫很正常),终于也见到了皇帝。

“臣,王守仁,参见陛下!”王阳明缓缓跪下,拜道。

“王大圣人,朕终于见到你了,听说你打仗很厉害呀?”朱厚照懒懒的坐在龙椅上,说道。

“禀陛下,这一切都是皇上英明神武,领导有方,臣只是略尽职责而已。”王阳明双眼微闭,说道,“此次能够平定朱宸濠叛乱,多亏了镇国公的运筹帷幄,战略得当,不然百姓遭殃,生灵涂炭,则天下乱矣。总之,还是陛下圣明。”

“哼,好你个王阳明,我们早就听说,你是朱宸濠一党,不得已才临阵倒戈,快说,是不是也在谋划着造反?”太监张忠尖着嗓子嚷道。

“吾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泰然自若,缓缓笑道,“你若是有任何证据,不如摆到明面上来,让我瞧个明白。”

“对呀,有证据吗?”朱厚照惊讶之余,瞥了一眼张忠,说道,“没有证据就不要乱冤枉人,这是我们的大圣人,我都要礼敬三分,你算哪根葱?哪边凉快哪边呆着去。”

“陛下此话,折煞微臣。”王阳明拜首。

“你,担得起圣人二字。”朱厚照笑了笑,说道,“我大明,有你这样的圣人,一定会再现盛世。或许不是朕,但一定会有比朕更优秀的君王,将来复兴我大明王朝。”

好了好了,牛就吹到这儿吧,在你之后,不会再有任何一个君王能够拯救大明了。

气氛已经到这儿了,掌声在哪里?

“陛下圣明!”众人齐声说道。

“好,既然你们说我圣明,那我提个要求可以吗?”朱厚照扫视众人,眼睛泛着金光,说道,“我那叔叔,究竟无能到什么地步,竟然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被王圣人生擒了。今天既然已经来了,朕要亲自会一会他。”

什么?这小祖宗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说着,锦衣卫已经带着朱宸濠来到了大殿。

大殿空间太小,施展不开,朱厚照便命人将人马和朱宸濠都带到了广场上,一人一支队伍,摆开阵势,朱厚照就是想要自己亲手捉住这位叔叔。

“濠叔,来打一架。”朱厚照怒视着朱宸濠,坚定地喊道,“朕要让天下人看清楚,我是有资格当这皇帝的,你,是没有资格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